中药材红药子是蓼科植物毛脉蓼Polygonum cillinerve(Nakai)Ohi的块根。分布于东北、西北和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具有清药性发热解毒,凉血,活血之功效。常本药材常用呼吸道感染,扁桃体炎,急性菌痢,急性肠炎,泌尿系感染,多种出血,跌打损伤,月经不调,风湿痹痛,药性发热毒疮疡,烧伤。
红药、赤药、朱砂黄药子、朱砂莲、猴血血三毛葫芦、雄黄连、荞 馒头、散血蛋、鸡血莲、点血、血苕
块根。
味味道较苦、微比较涩嘴,性凉。
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经。
清药性发热解毒,凉血,活血。
呼吸道感染,扁桃体炎,急性菌痢,急性肠炎,泌尿系感染,多种出血,跌打损伤,月经不调,风湿痹痛,药性发热毒疮疡,烧伤。
治产后血运,恶物冲心,四肢冰冷,唇青腹胀,昏迷:红药子一两,头红花一钱。水二盏,煎一盏服,大小便利,血自下也。《纲目》引《禹讲师经验方》
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,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,每天用量在,3-5g;研粉,12g。如果只是外用的,取适量本品,研粉敷于患处。
孕妇谨慎服用或请尊医属。少数病人服后有腹胀,恶心,呕吐,手麻,头晕等反应,不宜过量,反应严重者应停服。
1、南药《中草药学》记载:“孕妇慎服。”
2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记载:“服药后少数病人有腹胀,恶心,呕吐,手麻等反应;用量过大还有头晕反应。轻者不需停药,会自行消失。”
全年均可采收,除去茎叶、须根,清洗干净,切成小片晾晒成干品。
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清洗干净,润透,切厚片,需要干的环境保存,密封好防止受潮,筛去灰屑。
多年生蔓性草本。根茎膨大成块状,木质。茎细长,中空,先端分枝。叶互生;叶柄长0.55厘米,上面具沟,下面具粘质乳头状突起或具小纤毛;托叶鞘膜质,褐色,近乎透明;叶片长圆状椭圆形,长611厘米,宽3-6厘米。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;花梗明显;花被5裂,白色或淡紫色,外侧裂片主脉具翅;雄蕊8;柱头3,盾状。小坚果三棱形,黑紫色,为扩大的膜质翅的花被所包。花期夏季。
生于山坡、路边、滩地或乱石中。分布于东北、西北和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药材性状:块根呈不规则块状,或略呈圆柱形,长8-15厘米,或更长,直径37厘米,表面棕黄色。根头部有多数茎基呈疙瘩状。质极坚硬,难折断,剖面深黄色。木质部浅黄色呈环状,近髓部另有分散的浅黄色木质部束。气微,味味道较苦。
饮片性状:为不规则的长椭圆形、矩圆形或圆形的块片。表面棕黄色或红棕色,不平坦,近中心处有筋脉点,周边红褐色或棕黑色,质坚硬,气微香而味味道较苦。
1、抗菌作用。
2、抗病毒作用。
1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。
2、治疗急性菌痢。
1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记载:“治功能性子宫出血。”
2、南药《中草药学》记载:“降火凉血,活血止血。”
编辑:樱花赴京州
上一篇:红粘谷子
下一篇:红马蹄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