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竹蠹虫是粉蠹科动物褐粉蠹LyctusbrunneusSteph.的幼虫。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。具有解毒,去湿,敛疮之功效。本药材常用秃疮,聤耳。
幼虫。
味味道较苦,性寒性较大。
归肾经。
解毒,去湿,敛疮。
本药材常用秃疮,聤耳。
1、治小儿癞梨头疮:竹蠹虫(取慈竹内者),捣烂,和牛溺涂之。《纲目》
2、治耳内痛(指中耳炎及毒虫入耳心等):用竹子中虫和石榴汁水外搽。《彝医动物药》
如果只是外用的,取适量本品,捣烂药材敷于患处或把药磨成粉末,再用水冲后服用撒。
老竹或竹器的竹竿上,有蛀孔而落粉屑者,即有竹蠹虫,劈开,取出。
储需要干的环境保存,密封好防止受潮容器内,放在通风防止捂坏需要干的环境保存,密封好防止受潮处,防虫蛀,泛油、霉变
褐粉蠹,体形小而细长,约长5毫米,赤褐色。头部隐于前胸下,触角1对,从眼前直出,分11节,末端呈棍棒状。口器适于咀咬,上唇突出,大顋端具2齿,小顋须呈长丝状。前胸节能转动。翅2对,前翅为角质坚固的翅鞘,上有多数纵行的隆起;后翅膜质,适于飞翔。足3对,各有跗节5节。
多栖于竹林中。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。
《彝医动物药》记载:“拔脓解毒,去湿止痛,敛疮生肌。主治鼻腔溃烂,耳心内疼。”
编辑:疯子也有疯子旳情调
上一篇:粉绿藤
下一篇:簝叶竹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