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海柏为隐丝藻科植物海柏Polyope spolyideoides Okam.的藻体。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等地。具有清药性发热泻火,缓下通便之功效。常本药材常用胃肠炎,胃痛,高血压病,慢性便秘。
藻体。
味甘、咸,性寒性较大。
清药性发热泻火,缓下通便。
本药材常用胃肠炎,胃痛,高血压病,慢性便秘。
1、治肠炎、胃炎和胃痛:海柏、乌贼骨各15g。焙干,研粉。每次3g,每日3次;或煎服。《中国药用海洋生物》
2、治高血压病:海柏15g,牡蛎30g。煎服。《中国药用海洋生物》
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,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,每天用量在,9-15g;或把药磨成粉末,再用水冲后服用。
夏、秋季采收,清洗干净,晾晒成干品。
藻体暗红紫色,软骨质,丛生,高5-15厘米,宽约2毫米,直立,基部圆柱形,色深较硬,上部略扁,色浅稍软,二叉分枝如帚状,枝端钝头。枝体上常有轻微缢缩处,偶有小育枝、髓部丝状细胞连成网状,疏松,皮层细胞小,紧集成链状。四分孢子囊群生于分枝上部,囊果色深,微凸呈小颗粒状。固着器圆盘状。藻体衰老时变黄,需要干的环境保存,密封好防止受潮后变为角质。
生于潮内带或低潮带的岩石上和石沼中。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。
藻体深紫红色或淡黄色,丛生,长5-15厘米,鲜时软骨质,干后呈角质。基部圆柱形,有圆盘状固着器,上部略压扁。二叉分枝,顶端钝。藻体常有轻微的窄缩处,并偶见小育枝。气微腥,味微咸。
编辑:唯情此生不换
上一篇:洋草果
下一篇:泡花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