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泽泻实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.的果实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南及河北、新疆、河南等地。生于沼泽边缘或栽培。具有祛风湿,益肾气之功效。本药材常用风痹,肾亏体虚,消渴。
果实。
味甘,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。
归脾、肝、肾经。
祛风湿,益肾气。
本药材常用风痹,肾亏体虚,消渴。
治风痹消渴:泽泻实配等量的消渴草、玉米须、山盐青、煎水后服用。《中国常用中草药图典》
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,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,每天用量在,6-9g。
夏、秋季果实成熟后分批采收。用刀割下果序,扎成小束,挂于空气流通处,脱粒,晾晒成干品。
泽泻又名:蔿、蒲、牛唇、水䓠菜、水泽、耳泽、如意菜。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。块茎直径13.5厘米,或更大。叶通常多数;沉水叶条形或披针形;挺水叶宽披针形、椭圆形至卵形,长211厘米,宽1.37厘米,先端渐尖,稀急尖,基部宽楔形、浅心形,叶脉通常5条,叶柄长1.5-30厘米,基部渐宽,边缘膜质。花葶高78-100厘米,或更高;花序长1550厘米,或更长,具38轮分枝,每轮分枝3-9枚。花两性,花梗长13.5厘米;外轮花被片广卵形,长2.5-3.5毫米,宽2-3毫米,通常具7脉,边缘膜质,内轮花被片近圆形,远大于外轮,边缘具不规则粗齿,白色,粉红色或浅紫色;心皮1723枚,排列整齐,花柱直立,长7-15毫米,长于心皮,柱头短,约为花柱的1/8-1/5;花丝长1.8-1.7毫米,基部宽约0.5毫米,花药长约1毫米,椭圆形,黄色,或淡绿色;花托平凸,高约0.3毫米,近圆形。瘦果椭圆形,或近矩圆形,长约2.5毫米,宽约1.5毫米,背部具12条不明显浅沟,下部平,果喙自腹侧伸出,喙基部凸起,膜质。种子紫褐色,具凸起。
生于沼泽边缘或栽培。分布于东北、华东、西南及河北、新疆、河南等地。
《别录》记载:“主风痹,消渴,益肾气,引阴,补不足,除邪湿。久服面生光,令人无子。”
编辑:过眼云烟≡
上一篇:油柑根
下一篇:泡桐树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