棕榈花中药材,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(Hook.)H.Wendl.的花蕾及花。长江以南各地多有分布。具有止血,止泻,活血,散结之功效。常本药材常用血崩,带下,肠风,泻痢,瘰疬。
花蕾及花。
味味道较苦、比较涩嘴,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。
归肝、脾经。
止血,止泻,活血,散结。
血崩,带下,肠风,泻痢,瘰疬。
1、治痔漏浓血不止:棕榈花晾晒成干品为末,空心米饮调下三钱。《古今医统》
2、避孕:月经期内取(棕榈)花6-10g。煎水后服用。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
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,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,每天用量在,3-10g;或把药磨成粉末,再用水冲后服用,3-6g。如果只是外用的,取适量本品,煎煮后洗于患处或身体即可。
《本草拾遗》记载:“初生子戟人喉,未可轻服。”
4月、5月花将开或刚开放时连序采收,晾晒成干品。
棕榈,又名棕、栟榈、棕树、山棕、棕葵花。乔木状,高3-10米或更高,树干圆柱形,被不易脱落的老叶柄基部和密集的网状纤维,除非人工剥除,否则不能自行脱落,裸露树干直径10-15厘米甚至更粗。叶片呈3/4圆形或者近圆形,深裂成20-50片具皱折的线状剑形,宽约2.5-4厘米,长60-70厘米的裂片,裂片先端具短2裂或2齿,硬挺甚至顶端下垂;叶柄长7580厘米或甚至更长,两侧具细圆齿,顶端有明显的戟突。花序粗壮,多次分枝,从叶腋抽出,通常是雌雄异株。雄花序长约40厘米,具有2-3个分枝花序,下部的分枝花序长15-17厘米,一般只二回分枝;雄花无梗,每23朵密集着生于小穗轴上,也有单生的;黄绿色,卵球形,钝三棱;花萼3片,卵状急尖,几分离,花冠约2倍长于花萼,花瓣阔卵形,雄蕊6枚,花药卵状箭头形;雌花序长80-90厘米,花序梗长约40厘米,其上有3个佛焰苞包着,具45个圆锥状的分枝花序,下部的分枝花序长约3-5厘米,23回分枝;雌花淡绿色,通常23朵聚生;花无梗,球形,着生于短瘤突上,萼片阔卵形,3裂,基部合生,花瓣卵状近圆形,长于萼片1/3,退化雄蕊6枚,心皮被银色毛。果实阔肾形,有脐,宽111毫米至2毫米,高7-9毫米,成熟时由黄色变为淡蓝色,有白粉,柱头残留在侧面附近。种子胚乳均匀,角质,胚侧生。花期4月,果期12月。
栽培或野生;生于村边、庭园、田边、丘陵或山地。长江以南各地多有分布。
兴奋子宫的作用。
1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记载:“本药材常用高血压症,有预防脑溢血之功。”
2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记载:“治血崩,肠风,痢血,瘰疬。”
3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记载:“降血压。”
编辑:现在起我们谁也不爱谁わ
上一篇:榆花
下一篇:棕树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