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木根中药材,为桑科植物桂木ArtocarpusnitidusTrec.subsp.lingnanensis(Merr.)Jarr.的根。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具有健脾和胃,祛风活血之功效。本药材常用胃脘不舒,食欲不振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。
根。
味辛,性微温。
归胃经。
健脾和胃,祛风活血。
本药材常用胃脘不舒,食欲不振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。
治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:桂木根15-30g。也可以用本品把握好用量以后用来泡酒喝。内服外擦,或水煎冲甜酒服。《广西本草选编》
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,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,每天用量在,15-30g;或也可以用本品把握好用量以后用来泡酒喝。如果只是外用的,取适量本品,也可以用本品把握好用量以后用来泡酒喝。搽。
全年均可采,清洗干净,切成小片,晾晒成干品。
乔木,高可达17米,主干通直;树皮黑褐色,纵裂,叶互生,革质,长圆状椭圆形至倒卵椭圆形,长7-15厘米,宽37厘米,先端短尖或具短尾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全缘或具不规则浅疏锯齿,表面深绿色,背面淡绿色,两面均是没有毛的,侧脉6-10对,在表面微隆起,背面明显隆起,嫩叶干时黑色;叶柄长5-15毫米;托叶披针形,早落。雄花序头状,倒卵圆形至长圆形,长2.5-1毫米至2毫米,直径2.77毫米,雄花花被片24裂,基部联合,长0.5至0.7毫米,雄蕊1枚;雌花序近头状,雌花花被管状,花柱伸出苞片外。聚花果近球形,表面粗糙被毛,直径约5厘米,成熟红色,肉质,干时褐色,苞片宿存;小核果10-15颗。总花梗长1.55毫米。花期4月、5月。
生于低海拔的山地、林缘、多栽培。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《广西本草选编》记载:“健胃行气,活血祛风。主治胃炎,食欲不振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。”
编辑:那些玩世不恭的男人 ̄
上一篇:梓叶
下一篇:桑蠹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