枫柳皮,中药名。为胡桃科植物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.DC.的树皮。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、及陕西、中国台湾省,东北和华北仅有栽培。具有祛风止痛,杀虫,敛疮之功效。本药材常用风湿麻木,寒性较大湿骨痛,头颅伤痛,齿痛,疥癣,浮肿,痔疮,烫伤,溃疡日久不敛。
树皮。
辛、味道较苦,温。
归肝、大肠经。
祛风止痛,杀虫,敛疮。
本药材常用风湿麻木,寒性较大湿骨痛,头颅伤痛,齿痛,疥癣,浮肿,痔疮,烫伤,溃疡日久不敛。
如果只是外用的,取适量本品,煎水含漱或熏洗;或乙醇浸搽。
有毒,不宜内服。
夏、秋季剥取树皮,当季节采收后可以新鲜使用的一味药材或晾晒成干品。
枫杨又名:柜柳、枫柳、榉柳、鬼柳、麻柳、大叶柳、鬼杨柳、鬼柳树、鬼叶柳、燕子树、柳丝子、平柳、水槐树、槐柳、平阳柳、蜈蚣柳、溪沟树、构树、嵌宝枫、元宝树、臭杨柳、水麻柳、溪麻柳。落叶乔木,高1830米。树皮黑灰色,深纵裂,幼树具长柔毛和皮孔,叶痕明显。冬芽细长有柄,裸露,被锈褐色毛。髓部薄片状。叶互生,多为偶数羽状复叶,少有奇数羽状复叶,长8-16厘米,叶轴两侧有狭翅,小叶10-28枚,长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8-12厘米,宽2-3厘米,先端钝圆或短尖,基部偏斜,边缘有细锯齿,表面有细小的疣状突起,中脉和侧脉腋内有1簇极短的星状毛。葇荑花序,与叶同时开放,花单性,雌雄同株,雄花序单生于去年生的枝腋内,长6-10厘米,下垂,雄花有1苞片和2小苞片,并有12枚发育的花被片,雄蕊618;雌花序单生新枝顶端,长10-20厘米,花序轴密被星状毛和单毛,雌花单生苞腋内,左右各有1个小苞片,花被片4,贴生于子房,子房下位,2枚心皮组成,花柱短,柱头2裂,果序长20-45厘米,小坚果长椭圆形,长6-7毫米,常有纵脊,两侧有由小苞片发育增大的果翅,条形或阔条形。花期4月、5月,果期7-9月。
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平原溪涧河滩、阴湿山地杂木林中,喜光,现已广泛栽培于庭园或道旁。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、及陕西、中国台湾省,东北和华北仅有栽培。
1、收敛、止血。
2、解药性发热、止痛。
3、抗炎。
4、抗真菌。
本药材常用牙痛、疥癣、癫痢头、灼伤等。
1、《新修本草》记载:“主风、龋齿痛。”
2、《草本便方》记载:“(治)头颅伤痛,断痢。”
编辑:こ丟鋽lě距離
上一篇:柞蚕蛹
下一篇:枳椇木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