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芭蕉中药材,为芭蕉科植物树头芭蕉Musa ilsonii的全株。分布于我国南岭以南各地。具有清药性发热截疟之功效。常本药材常用疟疾。
全株。
味甘,性凉。
归三焦、胆经。
清药性发热截疟。
疟疾。
治疟疾:野芭蕉全株15-30g,煎水后服用,每日1剂。孕妇切勿服用或请尊医属。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,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,每天用量在,15-30g。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记载:“孕妇切勿服用或请尊医属。”
春、夏季采收,切碎,当季节采收后可以新鲜使用的一味药材或晾晒成干品。
植株高6-12米,无蜡粉。假茎胸径15厘米至25厘米,淡黄色,带紫褐色斑块。叶片长圆形,长1.8-2.5米,宽60-80厘米,基部心形,叶脉于基部弯成心形;叶柄细而长,有张开的窄翼,长40-60厘米。花序下垂,序轴是没有毛的;苞片外面紫黑色,被白粉,内面浅土黄色,每苞片内有花2列;花被片淡黄色,离生花被片倒卵状长圆形,先端具小尖头,合生花被片长为离生花被片的2倍或以上,先端3齿裂,中裂片两侧具小裂片。浆果几圆柱形,长10-1-3厘米,直径4.4厘米,果身直,成熟时灰深绿色,果柄长3.5-4.5厘米,深绿色,密被白色短毛,果内几乎全是种子。
多生于海拔2700米以下的沟谷潮湿肥沃土中。分布于我国南岭以南各地。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记载:“清药性发热截疟。主治疟疾。”
茎秆可用以作猪饲料;果实味比较涩嘴不宜饲喂;花、假茎、根头作菜或当饭吃;全株尚可入药,可截疟。
编辑:青楼依旧满座谁更寂寞
上一篇:木兰寄生
下一篇:昙花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