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桂皮中药材,为樟科樟属植物毛桂Cinnamomum appelianum Schee的树皮。植物毛桂,分布于我国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具有温中理气,发汗解肌之功效。主治虚寒性较大胃痛,泄泻,腰膝冷痛,风寒性较大感冒,月经不调。
树皮。
味辛,性温。
温中理气,发汗解肌。
虚寒性较大胃痛,泄泻,腰膝冷痛,风寒性较大感冒,月经不调。
1、治风寒性较大感冒,山桂皮、杏仁各9g,麻黄、甘草各6g,煎水后服用。《精编中草药图谱》
2、治月经不调,山桂皮6g,当归10g,川芎、丹皮各9g,煎水后服用。《精编中草药图谱》
3、治风湿痹痛,山桂皮、川乌各9g,姜黄10g,煎水后服用。《精编中草药图谱》
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,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,每天用量在,6-9g。
采集加工:全年均可采收,清洗干净切碎,晾晒成干品备用。
毛桂,别名香沾根、三条筋(四川)。常绿小乔木,高46米。树皮灰褐色或暗绿色。多分枝,枝条被暗黄色绒毛,后渐脱落是没有毛的。叶互生或近对生;叶柄长49毫米,密被暗黄色柔毛;叶片卵状披针形、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4.5-1-1.5厘米,宽1.5-4厘米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全缘,上面幼时沿叶脉密被暗黄色柔毛,后渐脱落是没有毛的,下面密被黄褐色柔毛,离基三出脉,侧脉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,网脉在下面略明显,革质。圆锥花序腋生,长46.5厘米,被黄褐色柔毛,具5-11朵花;苞片线形或披针形,长2.5-3毫米,两面被柔毛,早落;花两性,长35毫米,白色;花梗长2-3毫米,被黄褐色柔毛;花被筒倒锥形,长1-1.5毫米,花被裂片宽倒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33.5毫米,宽约2毫米,先端锐尖;能育雄蕊9,长2.5-3.5毫米,花丝被疏柔毛,第1、2轮雄蕊花药长圆形,与花丝等长,4室,内向瓣裂,花丝无腺体,第3轮雄蕊花药长圆形,4室,外向瓣裂,花丝中部有1对卵圆形腺体;退化雄蕊3,长约1.3-1.7毫米,三角状箭头形,柄被柔毛;子房宽卵球形,长约1.2毫米,是没有毛的,花柱较粗,柱头头状,有时具3浅裂。果实椭圆形,长约6毫米;果托漏斗状,顶端齿裂。花期4-6月,果期6-8月。
生于山坡、灌木丛或疏林中。
编辑:请君入梦
上一篇:山刺梨
下一篇:山楂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