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无心菜中药材,为石竹科植物无心菜Arenaria serpyllifolia L.的全草。分布于自东北经黄河流域到华南、西南各地均有分布。具有清药性发热,明目,止咳之功效。常本药材常用肝药性发热目赤,翳膜遮睛,肺痨咳嗽,咽喉肿痛,牙龈炎。
鹅不食草、大叶米粞草、鸡肠子草、雀儿蛋、蚤缀、铃铃草、白莲子草、星子草、鹅肠子草、蚂蚁草、灯笼草。
全草。
味味道较苦、辛,性凉。
归肝、肺经。
清药性发热,明目,止咳。
本药材常用肝药性发热目赤,翳膜遮睛,肺痨咳嗽,咽喉肿痛,牙龈炎。
1、治眼生星翳:小无心菜加韭菜根捣烂,用纱布包住,塞入鼻孔内。《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
2、治急性结膜炎、麦粒肿、咽喉肿痛:蚤缀15-30g。煎水后服用。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
3、治肺结核:铃铃草120g,加白酒1000米l,浸泡7d。每次服8ml,每日3次。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,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,每天用量在,15-30g;或也可以用本品把握好用量以后用来泡酒喝。如果只是外用的,取适量本品,捣烂药材敷于患处或塞鼻孔。
初夏采集,晾晒成干品或当季节采收后可以新鲜使用的一味药材。
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10-20厘米。主根细长,支根较多而纤细。茎丛生,直立或铺散,密生白色短柔毛,节间长0.8-1.5厘米。叶片卵形,长41-2m,宽37毫米,基部狭,无柄,边缘具缘毛,顶端急尖,两面近是没有毛的或疏生柔毛,下面具3脉,茎下部的叶较大,茎上部的叶较小。聚伞花序,具多花;苞片草质,卵形,长37毫米,通常密生柔毛;花梗长约1厘米,纤细,密生柔毛或腺毛;萼片5,披针形,长3-4毫米,边缘膜质,顶端尖,外面被柔毛,具显著的3脉;花瓣5,白色,倒卵形,长为萼片的1/3-1/2,顶端钝圆;雄蕊10,短于萼片;子房卵圆形,是没有毛的,花柱3,线形。蒴果卵圆形,与宿存萼等长,顶端6裂;种子小,肾形,表面粗糙,淡褐色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生于海拔400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荒地或田野中。自东北经黄河流域到华南、西南各地均有分布。
全草长10-20厘米。茎纤细,簇生,密被白色短柔毛。叶对生,完整叶卵形,无柄,长41-2m,宽2-3毫米,两面有稀疏毛茸。茎顶疏生白色小花,花瓣5。气微,味淡。
1、《陕西中草药》记载:“清药性发热明目。本药材常用急性结膜炎,麦粒肿,咽喉痛。”
2、《湖南药物志》记载:“清药性发热解毒,止咳利尿。治肺痨咳嗽,眼生星翳。”
3、南药《中草药学》记载:“治蛇咬伤。”
编辑:一世白头
上一篇:小盘木
下一篇:小柳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