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足蕨中药材,为水龙骨科植物多足蕨Polypodium vulgare L.和东北多足蕨Polypodium virginianum L.的根茎。多足蕨分布于我国新疆东北部。东北多足蕨分布于东北、华北等地。具有清药性发热利湿解毒之功效。常本药材常用湿药性发热淋症,风湿药性发热痹,疮疖痈肿,风疹瘙痒,跌打损伤。
根茎。
味味道较苦、甘,性是稍微有点寒性的药材。
清药性发热利湿解毒。
湿药性发热淋症,风湿药性发热痹,疮疖痈肿,风疹瘙痒,跌打损伤。
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,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,每天用量在,10-20g。如果只是外用的,取适量本品,煎煮后洗于患处或身体即可;或捣烂药材敷于患处。
全年均可采挖,除去杂质,清洗干净,当季节采收后可以新鲜使用的一味药材或晾晒成干品。
1、多足蕨:又名欧亚水龙骨。植株高15-20厘米。根茎长而横,密被棕色、卵状披针形鳞片,边缘有粗锯齿。叶疏生;叶柄长5-10厘米,以关节着生于根茎,向上光滑;叶片厚纸质,阔披针形,长8-12厘米,宽3-4厘米,光滑或沿中轴下面偶有12极小的鳞片,羽状深裂几达叶轴;裂片10-17对,斜展,钝头,边缘波状或向顶部有不明显的缺刻状锯齿;侧脉羽状分叉,小脉不达叶边。孢子囊群圆形,棕黄色,着生于每组侧脉的基部上侧小脉顶端,位于中脉和叶边之间。
2、东北多足蕨:又名小水龙骨、东北水龙骨。植株高10-25厘米。根茎长,横生,密被暗褐色、卵状披针形鳞片。叶疏生;叶柄细,光滑是没有毛的,基部以关节与根茎相连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716厘米,宽2-4厘米,近平展,不对称,羽状深裂;裂片1426对,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,先端钝圆,边缘有微齿或近全缘,是没有毛的;侧脉羽状分叉。孢子囊群褐色,圆点状,着生于每组侧脉基部上侧的小脉顶端,沿中脉两侧各成1行,靠近叶边。
1、多足蕨:生于海拔1700米的山谷林下潮湿岩石上或石缝中。我国分布于新疆东北部。
2、东北多足蕨:生于针阔混交林内、石缝中腐植质肥厚处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等地。
《长白山植物药志》记载:“解毒退药性发热,祛风利湿,止咳止痛。主治小儿高药性发热,咳嗽气喘,尿路感染,风湿关节痛,牙痛等。外用治疗荨麻疹,疮疖肿毒,跌打损伤。”
编辑:输过哭过但没怕过
上一篇:大一面锣
下一篇:大剑叶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