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青藤中药材,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 (L.) DC.的茎。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以及河北、辽宁、陕西等地。具有祛风除湿,调气止痛,利水消肿之功效。常本药材常用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胃痛,腹痛,水肿,淋证。
青藤香、马哥啰、小一支箭、过山龙、股藤、家同藤、野牵牛、毛风藤、石板藤、老鼠藤、风藤、小股藤、牛串子
茎。
味味道较苦,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。
祛风除湿,调气止痛,利水消肿。
本药材常用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胃痛,腹痛,水肿,淋证。
1、治筋骨疼痛:(木防己)茎1230g,煎水后服用。《湖南药物志》
2、治淋病:(木防己)茎15-30g,煎水后服用。《湖南药物志》
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,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,每天用量在,9-15g。如果只是外用的,取适量本品,煎煮后洗于患处或身体即可。
秋、冬季采收,除去杂质,刮去粗皮,清洗干净,切段,晾晒成干品。
木防己:又名清风藤、瞒鼓藤、白金丝蛇、大肠藤、箍箩藤、水膏药、小青藤、糯米藤、小金葛、小葛子、味道较苦藤、绵纱藤。木质藤本。嫩枝密被柔毛,老枝近于是没有毛的,表面具直线纹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3厘米,被白色柔毛;叶片纸质至近革质,形状变异极大,线状披针形至阔卵状近圆形、狭椭圆形至近圆形、倒披针形至倒心形,有时卵状心形,长38厘米,少数超过10厘米,宽1.55厘米,先端渐尖、急尖或钝而有小凸尖,有时微缺或2裂,基部楔形、圆或心形,边全缘或3裂,有时掌状5裂,两面被密柔毛至疏柔毛,有时两面近是没有毛的。聚伞花序单生或作圆锥花序式排列,腋生或顶生,长达10厘米或更长,被柔毛;花单性,雌雄异株;雄花:淡黄色;萼片6,是没有毛的,外轮卵形或椭圆状卵形,长1-2m,内轮阔椭圆形,长达2.5毫米;花瓣6,倒披针状长圆形,先端2裂,基部两侧有耳,并内折,长1-2m;雄蕊6,较花瓣短;雌花:萼片和花瓣与雄花相似;退化雄蕊6,微小;心皮6。核果近球形,成熟时紫红色或蓝黑色,长78毫米。花期58月,果期8-10月。
生于山坡、灌丛、林缘、路边或疏林中。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以及河北、辽宁、陕西等地,尤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常见。
1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记载:“全草,驱风寒性较大,除湿,调气。”
2、《云南中草药》记载:“祛风除湿,止痛。主治风湿疼痛,跌打损伤,骨折。”
3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记载:“能祛风除湿,消肿。治风湿麻痹,痰湿流注,脚膝瘙痒,胃痛,发痧,气痛。”
编辑:系统提示你该换网名
上一篇:小青杨
下一篇:小红蒜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