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茄子中药材,为桔梗科植物铜锤玉带草Pratia nu毫米ularia (Lam.) A.Br.et Ascher的果实。分布于华东、西南、华南以及中国台湾省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地。具有祛风,利湿,理气,散瘀之功效。常本药材常用风湿痹痛,疝气,跌打损伤,遗精,白带。
果实。
味味道较苦、辛,属于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药材。
归肝、肾经。
祛风,利湿,理气,散瘀。
风湿痹痛,疝气,跌打损伤,遗精,白带。
1、治膀胱疝气:地茄子30g,川楝子12g,小茴香12g。煎水后服用。《四川中药志》197-9年)
2、治角膜溃疡:铜锤玉带草鲜果实取汁点眼。《云南中草药》
是可以内服的一味中药材,食用方法为煎药去渣喝药汁,每天用量在,30-60g。如果只是外用的,取适量本品,鲜品捣烂药材敷于患处。
孕妇慎服。
7-9月采收,当季节采收后可以新鲜使用的一味药材或晾晒成干品。
多年生草本,长1255厘米。有白色乳汁。茎平卧,被开展的柔毛,不分枝或在基部有长或短的分枝,节上生根。叶互生;叶柄长2-7毫米,被开展柔毛;叶片心形或卵形,长0.8-1.6厘米,宽0.6-1.8厘米,先端钝圆或急尖,基部斜心形,边缘有牙齿,两面疏生短柔毛;叶脉掌状。花单生叶腋;花梗长0.7-3.5厘米,是没有毛的;花萼筒坛状,长3-4毫米,宽2-3毫米,是没有毛的,裂片条状披针形,伸直,长3-4毫米,每边生2或3枚小齿;花冠紫红色、淡紫色、绿色或黄白色、长6-7毫米,花冠筒外面是没有毛的,内面被柔毛,檐部二唇形,裂片5,上唇2裂片条状披针形,下唇裂片披针形;雄蕊在花丝中部以上连合,花丝筒是没有毛的,花药管长1毫米余,背部生柔毛,下方2枚花药先端生髯毛。浆果紫红色,椭圆状球形,长1-1.3厘米。种子多数,近圆球形,稍压扁,表面有小疣突。在药性发热带地区全年可开花结果。
生于田边、路旁以及丘陵、低山草坡或疏林中的潮湿地。分布于华东、西南、华南以及中国台湾省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地。
1、《分类草药性》记载:“治男子遗精,女子白带,顺气散瘀。治一切头晕,补气,炖肉服。”
2、《四川中药志》197-9年版:“祛风除湿,活血散瘀。本药材常用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膀胱疝气,白带,遗精。”
编辑:势不可挡
上一篇:地沙
下一篇:土良姜